[1]吴俊清.大学德育:功能嬗变与本体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验,2007(2):54-56.
[2]俞睿.社会力量的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4):90-94.
[3]刘惊铎.生态德育及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36.
[4]屈振辉.“礼遇自然”:公民环境道德建设理念新论.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2):49-52.
[5]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2.
[6]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0.
[7]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德育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0.
[8]吴俊清.大学德育:功能嬗变与本体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验,2007(2):55.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7.
[10]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18.
[11]王晓东.主体间性哲学的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8-121.
[12]王南湜.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J].江海学刊,1999(5):73-80.
[13]李文阁.实践其实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J].哲学动态,2000(11):9-13.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15]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1-4.
[1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112.
[17]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18]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19]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
[20]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
[21]曹清燕,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