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L-核糖是一种与生物遗传有关的重要的糖类,在生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种核糖核酸(RNA)和各种核苷酸辅酶的组成糖,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行业.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逐步深人,L-核搪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报道日益增加[12],人们发现L-核糖核昔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在抗肿瘤、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比D核糖核昔类化合物的毒性低.L-核糖核昔活性成分的药物在癌症、乙肝、过敏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L-核糖应用面的不断扩大,全球L-核糖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与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中的D核糖相比,L-核糖在自然界和生物体内并不存在,确定了L-核糖是极为昂贵的稀有糖类.因此人们对制备L-核糖方法的研制兴趣日益浓厚,以期寻找适合工业化生产的L-核糖.L-核糖的合成是一个在有机合成中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与开发各种合成方法十分活跃,分别有以L-阿拉伯糖、L-木糖、D核糖及非糖类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L-核糖的不同方法,但是其收率不高[3].本实验研究出一种以廉价易得的L-阿拉伯糖为原料来合成L-核糖的高收率的新方法.1实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分析纯.仪器:300 MHz核磁共振仪,美国Varian公司生产;CHNOS型元素分析仪,Varian公司生产; SHB23 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厂生产;旋转蒸发器RE52C, 巩义市予华仪器厂生产;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市予华仪器厂生产.1.2L-核糖的合成步骤及方法a.在1 000 mL三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400 mL,搅拌下加入三氧化钼1.3 g,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阿拉伯糖100 g,投料毕,外加热使内温慢慢上升至95 ℃后保温6~8 h,降温至20 ℃过滤,滤饼用少量纯水洗涤,合并滤液低于或等于65 ℃下减压浓缩蒸尽水,加入甲醇160 mL搅拌加热至60 ℃,10~20 min,使糖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常温放置结晶24 h以上.b.次日抽滤,滤饼各用冷甲醇50~80 mL洗涤,抽干,收集滤液,滤液减压于65 ℃下蒸尽甲醇,加入水45 mL搅拌加热至50 ℃,用质量分数为5%盐酸中和至pH为6~6.5,冷却至40~30 ℃,加入已事先备好(20 mL95%乙醇与25 g新蒸苯胺混合液),于(35±3)℃搅拌100 min,保温毕,降温至5 ℃以上,放置12 h以上,次日抽干,用冷25%(质量分数)乙醇约50 mL浸洗糖胺,抽干,得淡黄色固体50 g.c.在500 mL三口瓶中加入糖胺45 g左右,纯水250 mL,5%(质量分数)稀盐酸1.2~1.3 mL,于室温下搅拌10 min,加入甲苯100 mL,苯甲酸6.5 g继续搅拌10 min,再加入苯甲醛60 mL,加热至35~40 ℃,保温反应15 h,静置15 min分层,收集水层,减压蒸尽水分(60 ℃)下蒸干,得35 g左右油状物.用甲醇溶解后,常温重结晶,析出大量白色固体,过滤即得产物,在50 ℃真空干燥得白色片状晶体(30 g,收率30 %,熔点80~82 ℃,与L-核糖标准物所测一致). 1H NMR(D2O)δ:3154(m,1H,CH3),3.72 (m,1H,CH2),3.93 (m,1H,CH4),4.11 (d,2H,CH5),4.95 (d,1H,CH1).元素分析结果:实测值(理论值)/%,C:39.89(40.00), H:6.70 (6.71),O:53.41(53.29),以上数据符合产物结构特征.第5期奚强,等:
L-核糖的合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2结果与讨论2.1反应的机理在异构化中, 在催化剂作用下L-阿拉伯糖的C1与C2位的似平伏键的羟基与钼形成络合物,然后L-阿拉伯糖再发生C1与C2上的氢原子的分子内交换.早在8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立体异构化法合成L-核搪.在钼酸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糖类化合物可发生C2立体异构化反应.Abe[4]等人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以钼与2,4戊二酮的络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戊醛糖与己醛糖的C2立体异构化反应.类似的研究还有: 在水介质中D阿拉伯糖催化立体异构化为D核糖[5];Bilik[6]等人研究D[13H]葡萄糖等戊醛糖的C2立体异构化反应生产D[23H]甘露糖,也采用钼酸盐类催化剂;Hayes等人[7]应用13C及D标记的化合物与13C NMR表征证明了Bilik等人所述的1,2位氢原子的迁移是有CC键的重排所引起的.如图1所示: C2,C3和C4上的羟基氧原子与两个钼酸盐分子形成络合物(2);(2)再重排为C1和C2互为对称的过渡态(3);(3)的C1与C3之间成键,形成C2的立体异构体(4),苯胺与(4)中C1上的羰基反应,而以钼为中心的的配合物之间的键断裂,则形成了席夫碱(5),(5)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成L-核糖溶解在水中.采用的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图1L-核糖的合成路线
Fig.1The synthesis route of L-ribos2.2收率的影响因素
2.2.1 形成以MO为中心的络合物对产率的影响在第一步反应中,如图1所示,由(1)生成(4)的可逆反应中,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溶剂为水,考察不同反应时间下的产率,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时间过短,配合物的形成与立体异构化不充分,使得产率不高,而时间过长会发生正向反应与其副反应的竞争反应,使得产率有所下降,因此最佳拆分时间为6~8 h.
图2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Fig.2Reaction time of the yield2.2.2 糖胺的生成对收率的影响在反应生成糖胺过程中,在加入苯胺之前,用质量分数为5%盐酸调节pH值,在其他条件与试验部分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pH值对收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当pH在酸性范围内,随pH值增加,产物的收率增加.当反应体系在碱性范围时,随pH值的增加,产物的收率减少.从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pH值对最后产率的影响很大,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都影响最终产品的收率,这可能是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配合物不稳定,不利于糖胺的形成.因此在加苯胺之前,用5%的盐酸调节的最佳pH值范围为6~6.5.图3pH值对产率的影响
Fig.3pH value of the yield3结语以L-阿拉伯糖经过形成配合物后立体异构化、与苯胺生产糖胺、分解三步反应合成出了L-核糖,其经过熔点测定、1H NMR 与元素分析的表征,数据与文献一致.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