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11期 21-24   出版日期:2009-11-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90后”青年成长环境分析




2004年,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08年,我国第一批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进入大学校园,社会上通常将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称为“90后”。“90后”青年将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主体,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研究“90后”青年的成长环境,进而分析其思想特点,对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重要帮助。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对于人的塑造和青年成长至关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我国“90后”青少年成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有其特殊性。(一)政治环境自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0后”与“80后”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快速增长,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格局开始走向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不同于80年代的相当显著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是建国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最为稳定的10年。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突出强调全国上下及各民族的政治统一。“政治环境的稳定对‘90后’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稳定的政治环境不仅保证了各级政府制定少年儿童法律法规的连续性,同时也保证了有关少年儿童培养目标和教育政策的一致性,使整个教育工作更为有序。[1]”比如“80后”的孩子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经历了艰难的从应试教育像素质教育的转轨,而“90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更重视素质培养,虽然当前应试教育的痕迹还在,但我们也已看到“90后”的青年往往个性张扬,多才多艺。另一方面“90后”青年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人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所以心理上比较稚嫩,关注更多的是人和个体存在的问题而非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我国相继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极大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从1993年申办奥运会到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并取得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以及“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都标志着国家的日益强盛。所以,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青年更加热情、主动、自信地参与国际交流,有着更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二)经济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国内经济形势有两大特点:一是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0后”青年成长于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从1993年到1997年5年间,我国GDP基本上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1996年略低,9.7%),在1998年经济危机以后,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控制,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将经济的发展速度稳定地控制在8%;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年均增长6%,金融危机后,199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元,到2003年,全国人均年收入达1000美元[2]。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青少年的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的要求出现多样化。在解决温饱后,人们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均有明显提高。不同的利益集团冲突加剧,社会公平遭到考验;人们对参政、议政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要求廉政建设,要求政策透明,要求政府的公务员能够受到社会监督。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这是经济增长对社会思想观念带来的改变。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注入活力;但同时在价值观上也产生了一些消极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市场的繁荣,在商品富足的同时伴随着发展的是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利己拜金的价值观。许多世界观不成熟的青年把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尺度直接引入人生价值观中,过分注重个人的、眼前的利益,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在部分“90后”青年中大行其道[3]。第11期张开芬等:“90后”青年成长环境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三)文化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及融合。全球化这个概念最初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用来描述各国经济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日新月异而形成的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状况。[4]”然而它又不仅仅止于社会的经济生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时进行的是文化意识的全球化,很多研究成果指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而这种文化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强势的经济实力影响下的意识形态输出。全球化在根本上追求的是一种统一性,其中自然包括如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的认同,但更多的是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就“90后”青年而言,主要面临着欧美强势文化的入侵和日韩流行文化的渗透。与全球化共生共长又相反相成的是文化的本土化,本土化主要体现为一种差异性,包括族群意识、语言、地域、阶级乃至宗教的差异性[5]。在我国,这种本土化表现为在经历了盲目西化的浮躁和阵痛之后的冷静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认同和呼唤。就“90后”而言,他们在被美日韩文化吸引的同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兴趣。这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造成了当代文明内部的一种矛盾和张力。二、家庭、学校环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天然的大理石,认为有6位雕塑家把他们变成千姿百态的雕像。这6位雕塑家依次是:家庭、学校、儿童团体、儿童、书籍、偶然因素[6]。家庭和学校被列在前两位,说明它们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影响。从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形成的角度看,家庭和学校是青年成长的中观环境,从与个体活动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来看,家庭和学校又是青年成长的微观环境[7]。(一)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基本上是1982年以后。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家庭呈现出家庭规模小、关系简单、成员沟通顺畅,家庭决策比较民主等特点。这为“80后”、“90后”的孩子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成长环境,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幼的生活与学习条件较好,受到的关怀教育较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缺乏磨砺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爱及相互照顾的生活体验。既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又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独立意识强与自立能力差的矛盾突出。[8]”另外,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这使得“90后”家庭父母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大为提高,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毋庸置疑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但由于国家经济转型,“90后”的父母们当他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经济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切实体会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于是“90后”的家长们在不自觉中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传递给孩子,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下,学校加压,各种各样的培优如雨后春笋,于是“90后”孩子自小即被进行大量的家教、教育辅导等专业培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的孩子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二)学校环境学校,或者称为教育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基础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作为工作的重点。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抓好基础教育,继续调整教育结构,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通过调整、改革和联合共建,逐步过渡到以省级为主。继续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开始变革我国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90后”青年无疑是这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教育改革也是在不断探索中行进,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教育经费分担体制等方面的变革是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已不再是曾经的天之骄子;另一方面人口的因素使得“90后”的学生依然面对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许多学校专注于学科知识传授和高考应试训练,学生从小面对过重的学业压力,兴趣特长的培养被扭曲为高考加分的手段,因此学生正常的需求受到压抑,个性特长难以正常发挥。 三、信息技术环境除了以上社会环境变化以外,“90后”青年成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成长过程中信息环境对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巨大。(一)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于社会文化和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之一,是青年文化在内容方面趋向更为一致。当今的青年,无论出身于什么阶级、信奉什么宗教、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都爱好同样的音乐、衣服式样、饰物、行话和一般性环境。我们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青年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介和消费工业的产物。[9]”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报刊杂志,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被誉为20世纪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90后”青年正是成长在由大众传媒渲染出的一个多彩时代。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青年的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大众传媒在向青年广泛传播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必然对某些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并针对青年的特点提出一些新的价值选择和认可[10]。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和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除了社会责任以外还有很多的商业因素的影响,这样一些多元化的信息会影响和促使青年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重新作出认识、评价和选择,并吸纳和接受新的价值取向。与影视行业和互联网共同成长的“90后”青年,通过吸取和接受多元化的知识、信息、理念,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渴望并不断寻求突破传统价值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束缚,在价值观念方面日益趋向多元化和现实化。(二)网络、电子技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就是网络和电子技术。无疑,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对“90后”青年的成长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网络的普及大约在1999年,“80后”青年真正接触网络一般是在高中甚至大学,而“90后”青年可以说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网络更熟悉更感兴趣更习惯于网络化的生活和通过网络认识世界。网络影响着青年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模式,它为青年提供了一个认知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的信息环境[1112]。网络传播的巨大渗透作用往往是青年所无法回避的,甚至在大多数环境下也是无法选择的,相反,因为网络自身的特点,“90后”青年更倾向于主动选择网络,乐于享受网络化的生活。据一项网上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青年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选择使用百度或google来解决而不是查阅书籍或向老师请教。Email、QQ、MSN、博客等也成为他们重要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方式。另外,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90后”青年迅速进入数码时代,手机、mp3、mp4、psp、数码相机等等,是他们书包中的常见装备,这些都是“80后”青年无法相比的,所以“90后”青年更加懂得消费和时尚,因此,消费和时尚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巨大,而且这种多姿多彩的数码生活,使得他们更沉溺于个人空间,而忽视对现实的关注,忽略生活中的交流沟通,这对冷漠、自闭等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创造人”,这个环境包括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影响“90后”青年思想、性格及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很多,探讨的是“90后”青年较之其他时期而具有的特殊的成长环境,环境分析是研究主体特点的重要方面,分析“90后”青年特殊成长环境对研究“90后”青年思想特点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