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03期 15-17   出版日期:2014-03-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红花的化学成分


0引言红花(Safflower carthamus)为菊科(Composites)植物的干燥管状花,是中国传统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曰:“主产后血运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中毒下雪”.中医认为药花味辛微苦、性湿,归心、肝经,是活血通经,去淤止痛之良药.红花油被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还生产天然可食用的红、黄色素,是优良的天然添加剂,还是化妆品及纺织品的无污染染色剂[1].为了深入研究红花化学成分,为实现红花药材价值最大化的提供一定依据,本研究初步探讨红花的化学成分. 图1化合物1,2和3的结构Fig.1Structure of compounds 131实验部分Perkin Elmer Spectrum One FTIR 光谱仪(溴化钾压片);Bruker Avance 400 核磁共振仪,用化学位移值(δ)表示,以TMS作为内标,偶合常数(J)用Hz表示;Finnigan LCQ DECA 质谱仪;ZF20D暗箱式紫外分析仪;RE5298旋转蒸发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所用试剂纯度全部为分析纯;常规显色剂为质量分数为10%的磷钼酸无水乙醇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乙醇溶液.所用药材红花样品由湖北襄阳隆中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保存在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706室.2提取分离将红花药材1.60 kg,用体积分数75%乙醇浸提4次,每次2 h,浓缩后得到浸膏0.57 kg.在浸膏中加入适量水稀释,根据溶剂极性大小顺序,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4种溶剂依次萃取.经旋转蒸发仪蒸馏得氯仿部分2.7 g、乙酸乙酯部位7.9 g.氯仿部分氯仿溶解后经硅胶柱色谱(柱子规格3 cm×30 cm,孔径0.050~0.075 mm硅胶80 g)分离,氯仿甲醇(体积比50∶1~2∶1)梯度洗脱,共收集32流份(每流份20 mL),Fr5~16合并后1.6 g经硅胶柱色谱(柱子规格3 cm×30 cm,孔径0.050~0.075 mm硅胶60 g)分离,其中Fr6~10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白色鳞状化合物2(15 mg).Fr17~28合并后经硅胶柱色谱(柱子规格3 cm×30 cm,孔径为0.050~0.075 mm硅胶50 g)分离,其中Fr9~12流份用氯仿重结晶得到白色针晶1(8 mg).乙酸乙酯部位经硅胶柱色谱(柱子规格5 cm×45 cm,孔径0.050~0.075 mm硅胶300 g),氯仿-甲醇(30∶1~2∶1)梯度洗脱,共收集30部分(每流份40 mL),Fr3~17合并,经ODS柱和凝胶柱分离纯化,并用氯仿重结晶得到白色针晶化合物3(10 mg).第3期肖艳华,等:红花的化学成分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6卷3结构鉴定化合物1:无色针晶(氯仿);易溶于丙酮,甲醇,难溶于冷水.在紫外(254 nm)灯下显蓝色荧光,硫酸乙醇,磷钼酸乙醇条件下均不显色,初步鉴定为香豆素类化合物. IRυ(KBr) cm-1:υ3 336.9有一宽峰,为羟基的O—H伸缩振动,υ2 917.4,2 850.2为甲基和亚甲基的伸缩振动,υ1 701.8为羰基的C——O伸缩振动,υ1 488.9,1 446.7为甲基和亚甲基的C—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υ1 376.4为异丙基—CH(CH3)2的变形振动. 1HNMR(400 MHz, CDCl3)δ:7.60 (1H, d, J=9.5, H4), 6.92 (1H, s, H5), 6.85 (2H, s, H5′,6′),6.27(1H, d, J=9.5, H6),6.15 (1H, s, H2′), 3.96 (6H, s, 3′,4′OCH3), 1.29~0.96 (4H, m, H10,11), 0.86 (6H, d, J=15.5,H(13,14)).对照文献[24]和NMR数据,鉴定其为3(3′,4′二甲氧基苯基)7羟基8(3甲基丁基)香豆素.化合物2:白色鳞状晶体(甲醇),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氯仿,硫酸乙醇,磷钼酸乙醇条件下均不显色. UV λmax(MeOH):209,290.初步鉴定为吡啶类化合物. 1HNMR(400 MHz,DMSOd6)δ:8.63 (1H,s,H6),7.43(1H,s,H4),7.27(1H,s,H3),6.96(1H,s,H5),3.16(2H,s,H7),2.66(2H,s,H8),2.32(2H,s,H10),1.05(3H,s,H11).该化合物的NMR与文献报道一致[5],故确定为1(2吡啶基)3戊酮.化合物3:白色针晶(氯仿),溶于甲醇,难溶于石油醚,在紫外(254 nm)灯下无荧光,硫酸乙醇,磷钼酸乙醇条件下均不显色. ESIMS m/z:489.45[M+H]+. IRυmax(KBr)cm-1:υ2 918.5,2 850.6为甲基和亚甲基的C—H伸缩振动,υ1 732.4为羰基的C——O伸缩振动,υ1 495.8,1 444.1为甲基和亚甲基的C—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υ697.6处强吸收显示烃基链长>4.1HNMR(400 MHz,CDCl3)δ:7.36(3H,s,H2′,4′,6′),7.14(2H,s,H3′,5′),5.34(1H,m,H1″),3.49(3H,s,—OCH3),1.44~0.98(40H,m ,H(2″~11″,2~10)),0.86(6H,d,H12″,11).NMR数据与文献[6]对照一致,确定化合物为α甲氧基苯乙酸十一烷基十二烷酯. 4讨论从红花中分离并鉴定3个单体,全部是第一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出来.1是香豆素类化合物,2为吡啶类化合物,3为酯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骨质疏松、抗凝血、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等广泛的生理作用作用,其具有结构简单、易化学合成的特点,成为近年来新药开发的热点[7].2可以用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还可以用作金属缓蚀剂,其活泼的化学性质可以合成多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农药、医药、染料、香料、橡胶、饲料以及日用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8].3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近年广泛开发用作除草剂[9].实验结果丰富了红花中化合物的类型,为进一步研究红花的药理活性成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致谢感谢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提供的是实验平台,感谢实验室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