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机配体和金属元素配位方式的多样性使其易于功能化[3]。在MOFs材料中,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8,ZIF-8)作为制备M-N-C催化剂的前驱体受到了广泛关注。在ZIF-8结构中Zn2+为金属配位点,2-甲基咪唑为含N配体,两者结合会形成ZnN4的四面体结构。当ZIF-8的热解温度超过900 °C时,其结构中的Zn将会挥发,带来高孔隙结构的氮掺杂碳(N-C)材料[4]。因此,以ZIF-8为前驱体制备ORR催化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1)ZIF-8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缩短电解液的扩散路径;(2)结构中丰富的含N配体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3)ZIF-8衍生的碳骨架具有很高的导电性,有利于ORR过程中电子的转移[5]。基于金属离子交换策略,向ZIF-8结构中引入金属(metal,M=Fe、Co等)可以替代一部分Zn,合成M@ZIF-8前驱体,使M与含N配体形成化学键,高温热活化后会转化为具有M-Nx活性位点的M-N-C催化剂,这种材料被认为是比较有前途的ORR催化剂,但是其稳定性有待提高[6-7]。而合成双金属催化剂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还可以增强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在选定的ZIF-8前驱体上锚定尽可能多的M-Nx活性中心成为优化M-N-C催化剂ORR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8]。N-C材料吸附M(acac)3分子后,M(acac)3分子经过热解后会以金属粒子的形式锚定在碳材料表面[8]。因此,为了合成具有更好ORR性能的催化剂,本文在Co-N-C催化剂的基础上采用后吸附法去吸附Fe(acac)3来合成Fe-Co-N-C催化剂,研究了双金属的不同掺杂方式对ORR性能的影响,为合成更高效的Fe-Co-N-C催化剂提供了研究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Zn(NO3)2·6H2O(质量分数98%,麦克林公司),Co(NO3)2·6H2O(质量分数98%,麦克林公司),甲醇 (质量分数99.7 %,国药公司),硫酸(质量分数98%,国药公司),2-甲基咪唑(质量分数98%,阿拉丁试剂公司),乙酰丙酮铁(质量分数98%,阿拉丁试剂公司),高氯酸(质量分数70%,阿拉丁试剂公司),氢氧化钾(质量分数95%,阿拉丁试剂公司),商业铂碳(质量分数20%,河森电气公司),Nafion 溶液(质量分数5%,河森电气公司)。
1.2 电催化剂的合成
1.2.1 Co-N-C催化剂的合成 称取Co(NO3)2·6H2O(1.67 mmol)和Zn(NO3)2·6H2O(5 mmol)于45 mL甲醇溶液的A烧杯中,称取2-甲基咪唑(20 mmol)于10 mL甲醇溶液的B烧杯中,将A、B溶液超声至分散均匀后混合,于25 ℃下搅拌24 h。反应后的样品进行离心干燥即可得到Co@ZIF-8前驱体。将得到的前驱体放在管式炉中,N2氛围下5 °C/min升温至1 000 ℃,恒温热解2 h,然后将上述样品放置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80 ℃酸洗5 h,再进行抽滤和干燥,干燥后的样品放在管式炉,N2氛围下5 ℃/min升温至900 ℃,恒温热解2 h,冷却至室温得到Co-N-C催化剂,见图1。
<G:\武汉工程大学\2023\第2期\毛惠东-1.tif>[Fe-N-C][Co-N-C][Fe(acac)3/Co(acac)3][Co@Fe-N-C][Fe@Co-N-C][Fe@Co-N-C][25 ℃][搅拌24 h]
图1 Fe-Co-N-C催化剂的合成歩骤图
Fig. 1 Schematic procedure for Fe-Co-N-C synthesis
1.2.2 Fe@Co-N-C催化剂的合成 称取150 mg Co-N-C于20 mL无水甲醇溶液中,另称取0.05(0.07、0.10) mmol的乙酰丙酮铁(Fe(acac)3)于2 mL无水甲醇溶液中,将上述2种溶液混合后超声至均匀,然后25 ℃搅拌24 h,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无水甲醇洗3次)、干燥(70 ℃真空干燥),将上述干燥好的样品放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氛围900 ℃的条件下恒温热解2 h,待冷却后即可得到Fe@Co-N-C催化剂。
1.2.3 Fe-N-C催化剂的合成 称取Zn(NO3)2·6H2O(5.37 mmol)和NH4Fe(SO4)2·12H2O(0.47 mmol)于45 mL无水甲醇中,另称取2-甲基咪唑(45 mmol)于10 mL无水甲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60 ℃恒温反应24 h,再经过离心干燥得到Fe@ZIF-8前驱体,得到的前驱体放置于刚玉舟中,在管式炉N2氛围下900 ℃恒温热解3 h(升温速率5 ℃/min)。初步热解后的样品于1 M HCl溶液中80 ℃酸洗5 h,再抽滤、干燥,干燥后的样品于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N2,900 ℃,恒温2 h,升温速率5 ℃/min),即得到Fe-N-C催化剂。
1.2.4 Co@Fe-N-C催化剂的合成 称取150 mg Fe-N-C于20 mL无水甲醇溶液中,称取0.05(0.07、0.10)mmol的Co(acac)3于2 mL无水甲醇溶液中,将上述2种溶液混合后超声至均匀,25 ℃搅拌24 h,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无水甲醇洗3次)、干燥(70 ℃真空干燥12 h),干燥好的样品放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氛围900 ℃的条件下恒温热解2 h,待冷却后即可得到Co@Fe-N-C催化剂。
1.3 催化剂的表征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采用Bruker 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e,XPS)采用Bruker VG Multilab 2000型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氮气吸脱附测试采用Micromeritics ASAP2460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样品处理条件为120 ℃真空脱气12 h;利用JEOL的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催化剂形貌进行表征。
1.4 催化剂的ORR性能测试
称取5 mg催化剂,将其分散至含有485 μL乙醇、485 μL水和30 μL Nafion的溶液中,然后将催化剂超声至分散均匀备用。移取9 μL催化剂滴至打磨干净的玻碳电极(3 mm)上,自然干燥。(Fe-Zn-N-C催化剂负载量642 μg·cm-2;Pt/C负载量86 μg·cm-2),测试仪器采用电化学工作站(PGSTAT 302和CHI760E)。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测试在三电极体系中进行,分别是滴有催化剂的选择圆盘工作电极、参比电极(Hg|Hg2SO4、Hg|HgO)和对电极(碳棒),电解液为0.1 mol/L HClO4 (酸洗)和0.1 mol/L KOH(碱性),测试前向电解液中通入高纯N2至饱和,采用循环伏安法活化电极,在电解液中扫描20圈,扫描速率50 mV/s,扫描电压范围1.0~0.0 V (vs. RHE);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采用线性扫描进行测试,测试前通入高纯氧至饱和,分别在600、900、1 200、1 600、2 000和2 400 r/min的转速下进行,扫描速率10 mV/s,扫描电压范围1.1~0.0 V (vs. RHE);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试,在氧饱和的电解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扫描(5 000或10 000圈),扫描速率100 mV/s,扫描电压范围0.6~1.0 V (vs. RHE);催化剂的过氧化氢产率以及转移电子数采用旋转环盘电极技术测得,扫描速率5 mV/s,环电压设置为1.2 V (vs. RHE)。催化剂的抗甲醇性能采用计时安培法进行测试。
ORR过程中电子转移数和H2O2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H2O2产率=200×IrNId+Ir/N] (1)
[n=4×IdId+Ir/N] (2)
式中,[Id]为盘电流(A);[Ir]为环电流(A);[n]为转移电子数;[N]为Pt环采集率(0.37)。
2 结果与讨论
2.1 Fe-Co-N-C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对Fe-Co-N-C催化剂的ORR活性进行了评价,如图2(a)所示,随着Fe-N-C催化剂中Co吸附量的增加,催化剂的ORR性能明显降低。当Co-N-C催化剂吸附0.1 mmol铁后,Fe0.1@Co-N-C催化剂的ORR活性仅0.796 V (vs. RHE),这可能是由于过量的铁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团聚;当吸附0.05 mmol的Fe时,Fe0.05@Co-N-C催化剂的ORR活性仅为0.803 V (vs. RHE);当Fe含量增加到0.07 mmol时表现出较为优异的ORR活性,表明0.07 mmol的Fe(acac)3为最佳吸附量,Fe0.07@Co-N-C催化剂(0.843 V vs. RHE)的半波电位在原来Co-N-C催化剂(0.792 V vs. RHE)的基础上提升了51 mV,且比Fe-N-C催化剂(0.823 V vs. RHE)高出20 mV。表明FeCo双金属的掺杂可以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ORR性能[8]。Fe-Co-N-C催化剂的ORR活性见表1。采用加速腐蚀测试技术对催化剂ORR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如图2(b)所示,Fe0.07@Co-N-C催化剂在经过了5 000圈后损失了10 mV,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ORR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Fe0.07@Co-N-C催化剂的ORR反应路径,在1.0~0的电压范围内,运用旋转环盘电极技术进行了评价,如图2(c)所示,相比于Fe-N-C和Co-N-C催化剂而言,Fe0.07@Co-N-C催化剂具有更低的过氧化氢产率(< 4%),转移电子数为3.95~4.00,而Fe-N-C和Co-N-C的转移电子数分别为3.90~3.96和3.85~3.90;此测试结果表明Fe0.07@Co-N-C催化剂的ORR反应路径主要为4e-路径,也证实了Fe0.07@Co-N-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ORR性能。在0.725 V的恒电势下,对Fe0.07@Co-N-C催化剂进行了抗甲醇测试,在400 s时,向0.1 mol/L HClO4电解液中加入5 mL甲醇,可知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并没有发生很明显的波动[图2(d)],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甲醇性能。
表1 不同催化剂在0.1 mol/L HClO4溶液中的ORR活性
Tab. 1 ORR activity of different catalysts in
0.1 mol/L of HClO4
[样品 E1/2(vs. RHE) / V J / (mA·cm-2) Co-N-C 0.792 5.85 Fe0.05@Co-N-C 0.803 5.60 Fe0.07@Co-N-C 0.843 5.42 Fe0.1@Co-N-C 0.796 4.31 Fe-N-C 0.823 5.29 Co0.05@Fe-N-C 0.803 4.68 Co0.07@Fe-N-C 0.820 4.65 Co0.1@Fe-N-C 0.809 4.53 ]
由图3(a)可以看出Fe0.07@Co-N-C催化剂具有最低的Tafel斜率,表明该催化剂具有高效的ORR反应。且由图3(b)可以看出Fe0.07@Co-N-C具有和Pt/C相近的动力学电流密度[
[email protected] V (vs.RHE)],4.30 vs. 4.39 mA·cm-2,Co-N-C、Co0.07@Fe-N-C和Fe-N-C在0.85 V (vs. RHE)下的动力学电流密度分别为0.58、1.58和2.01 mA·cm-2。值得一提的是,Fe0.07@Co-N-C催化剂和已报导文献[9-10]相比具有较为优异的ORR性能。
2.2 Fe-Co-N-C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
为了进一步探究Fe0.07@Co-N-C催化剂具有较高ORR活性的原因,对其组成、形貌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可以从Fe-N-C催化剂的TEM图中[图4(a)]观察到Fe-ZIF-8前体的骨架在经过碳化后开始分解,且结构中有碳纳米管的生成,这可能是ZIF-8前驱体在热解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碳纳米管[11];在吸附0.07 mmol的Co(acac)3后,形成了较大的金属纳米颗粒[图4(b)]。Co-N-C催化剂在吸附0.07 mmol的Fe(acac)3表面也生成了大量的铁纳米颗粒,但是其骨架结构仍然保持完整性[图4(c-d)]。
如图5(a)所示,从XRD谱图可知,随着Fe@Co-N-C催化剂中Fe含量的增加,Fe@Co-N-C催化剂的碳峰越来越平滑,表明其石墨碳结晶度逐渐降低;随着Co@Fe-N-C催化剂中Co含量的增加,Co@Fe-N-C催化剂的碳峰越来越尖锐,其石墨碳结晶度逐渐升高,表明在Fe-N-C催化剂中掺杂微量的Co可以适当地改善催化剂的石墨碳结晶度。催化剂的XRD图表明在26.0°、44.70°以及45.0°处均有很明显的峰,分别对应于碳的(002)晶面、Fe的(110)晶面以及FeCo纳米颗粒的(200)晶面[12];相比于Fe0.07@Co-N-C催化剂,Co0.07@Fe-N-C催化剂中没有很明显的FeCo金属纳米颗粒的峰;结合TEM图,这可能是因为Fe-N-C催化剂在掺Co后严重地破坏了催化剂的结构。此外,采用拉曼表征技术测试了催化剂的石墨化程度[图5(b)],在1 350和1 580 cm-1处有2个很明显的峰。分别代表D带和G带[13],从中可知Fe0.07@Co-N-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ID/IG值,表明引入微量的Fe可以改变Co-N-C催化剂的石墨化程度。
采用N2-吸脱附进一步分析其结构,如图5(c)所示,催化剂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都表现为IV型等温线,表明催化剂中介孔和微孔共存,孔径分布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图5(d)]。Fe0.07@Co-N-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小,表明该催化剂中有Fe纳米粒子的生成,进一步证实了TEM和XRD的表征分析结果。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组成成分(C、N、O、Fe和Co)对活性的影响,采用XPS技术进行了测试,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Fe0.07@Co-N-C中存在很明显的Fe 2p峰。此外,从表2可知,相较于Fe0.07@Co-N-C,Co0.07@Fe-N-C催化剂中有较多的Fe含量,但是ORR活性较低,这一结果表明掺杂适宜的Fe含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ORR活性。
如图7所示,催化剂的N 1s谱图去卷积计算后可以拟合为5个峰,分别为吡啶氮(pyridinic nitrogen)、金属氮配合物(M-Nx)、吡咯氮(pyrrolic nitrogen)、石墨氮(graphitic nitrogen)、以及氧化态氮(oxidized nitrogen),对应的峰强分别为398.4、399.5、400.2、401.1以及403~405 eV[14]。图7(c)表明Fe0.07@Co-N-C催化剂结构中存在着丰富的Fe/Co-Nx活性位点,高度分散的Fe/Co-Nx活性位点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ORR性能[8]。
Fe0.07@Co-N-C、Co0.07@Fe-N-C和Co-N-C催化剂的Co 2p图谱去卷积计算后,Co-N-C催化剂的峰[如图8(a)]分别对应于CoOx或CoCxNy的2p3/2(780.3 eV)和2p1/2(795.6 eV),Co-Ny的2p3/2(782.4 eV)和2p1/2(797.9 eV),786.0、789.3、802.6和806.3 eV的峰可以归为卫星峰[15-17],Co0.07@Fe-N-C(如图8(b))和Fe0.07@Co-N-C(如图8(c))催化剂中则多了Co0的峰(2p3/2(777.8 eV)和2p1/2(792.85 eV))[18];综合来看,这3种催化剂结构中含均含有较多的Co-Nx活性位点。
如图9所示,Fe 2p图谱去卷积计算后,分峰拟合为六个峰,Fe0 2p1/2,Fe2+ 2p1/2,Fe3+ 2p1/2分别对应于721.2、723.4和726.2 eV,Fe0 2p3/2,Fe2+ 2p3/2,Fe3+ 2p3/2分别对应于708.5、710.7和713.9 eV[19-20]。在Fe0.07@Co-N-C结构中可以观察到,Fe3+、Fe2+以及Fe0(Fe)的存在,其中Fe3+为主要成分,一般认为Fe2+ 2p3/2轨道表明了Fe-Nx的存在[21],结合XRD谱图,证实了Fe基颗粒的存在;且3种催化剂中均分布着Fe-Nx活性位点,Fe-Nx活性位点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ORR性能[8]。
3 结 论
本文探究了制备方法对Fe-Co-N-C催化剂的OR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用Fe-N-C催化剂吸附微量的Co来说,用Co-N-C催化剂吸附微量的Fe表现出更好的活性。合成的Fe0.07@Co-N-C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ORR性能,且ORR反应很好地遵循了四电子反应路径。经过表征分析发现,合成Fe0.07@Co-N-C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双金属活性位点(Fe/Co-Nx)、丰富的微/介孔结构、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在反应中可以最大化利用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增强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使其比单金属催化剂具有更高的ORR性能,且双金属催化剂整体成本较低,具有替代Pt/C催化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