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04期 456-461   出版日期:2023-08-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基于IAHP-熵值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滑坡灾害作为我国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破坏力巨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我国西南山区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单体滑坡预测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可估量[1-2]。因此,针对特定区域的滑坡空间预测问题,区域易发性评价方法比传统单体滑坡预测方法更具可行性。
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3-4]、定量分析[5-6]和半定性半定量分析[7- 8]方法。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观性强,分析结果不精确[9-10];而定量分析方法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这就导致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也会是一个量化值,不仅推理思路不清晰,数据的量化难度也很大。考虑到半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方法不仅有客观数据作为支撑,且针对量化数据的定性分析过程思路明确。因此,该方法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中获得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11-13]作为半定性半定量分析方法的一种,因其逻辑严谨、推理过程简单易懂,被广泛使用,但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该方法影响因子的权重赋值依据不明确[14],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一个客观且可信度高的赋值依据,而熵值[15-16]作为反应一个系统不稳定性、无序性的客观标准,其数值越大,体系越混乱,对目标的影响越小。熵值能很好地反映各影响因子对滑坡体系的贡献程度,本文引入熵值概念来对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并以此作为赋值依据,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直观地展示赫章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结果。
1 层次分析-熵值法
1.1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熵值是体系内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指标。针对某个影响因子,可以用熵值表示该因子在体系内的离散程度,表现为熵值越小,因子的变异程度越大,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贡献程度越大;反之,则因子的变异程度越小,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小,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贡献程度越小。
通过对选取滑坡点的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因子的实测值转化成反映贡献程度的熵值,计算步骤如下:
(1)首先,为方便不同量纲的影响因子能够进行对比分析,需要对所选取的滑坡点中各影响因子实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
[Xij=aij-min{anj}max{anj}-min{anj}] (1)
负向指标:
[Xij=max{anj}-aijmax{anj}-min{anj}] (2)
aij——影响因子实测值;
n——任意常数。
假设有n处滑坡,影响因子有m个,则数据标准化后的矩阵为:
[R=X11.........X1mX21..................................Xn1Xi2.....Xnm] (3)
(2)熵值计算:
熵值计算前,需要计算影响因子在滑坡点中的样本值占该体系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Pij=Xiji=1nXij] (4)
根据各滑坡点中的样本值占该体系的比重来计算各影响因子熵值,计算公式为:
[ej=-1ln ni=1npijlnpij] (5)
1.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将与决策有关的目标分成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多层次解决方案。通过专家赋值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并最终求得各影响因子的权重。传统的层次分析法采用的是九标度比例尺,赋值方法主要依靠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以熵值为客观依据,采用三标度比例尺,构建判断矩阵,可以减少传统九标度比例尺带来的主观模糊性影响。三标度比例尺如表1所示。
表1 三标度比例尺
Tab. 1 Three scales
[因素i比因素j 量化值 不太重要 0 同等重要 1 较强重要 2 ]
将影响因子的熵值作为层次分析法的赋值依据,构建判断矩阵,最终求得影响因子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比率判断结果是否合理。
层次分析-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比较矩阵。求出各个因子的熵值,判断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构建比较矩阵,比较矩阵:
[Cij=C11C12....C1mC21........C2m................Cm1........Cmm] (7)
(2)建立重要性排序系数Rij。重要性排序系数公式为:
[Ri=j=1mCij] (8)
(3)建立判断矩阵Dij。由重要性排序系数建立判断矩阵Dij,公式如下:
[Dij=Ri-RjRmax-Rmin(Em-1)+1Ri≥Rj] (9)
[Dij=Rj-RiRmax-RminEm-1+1-1Ri<Rj] (10)
[Em=RmaxRmin] (11)
(4)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CI值代表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标准,CI值越小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计算CR(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当CR<0.1时,则能够满足一致性要求。计算公式如下:
[CI=λmax-nn-1] (12)
[CR=CIRI] (13)
[λmax]——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5)计算危险指数。各危险区的分级标准根据危险指数确定,危险指数用K来表示,代表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分级叠加结果;计算公式为:
[K=inaixi] (14)
[ai]——各影响因子的相对权重值;[xi]——影响因子等级赋值
根据危险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低危险区、较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高危险区。
2 案例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西最大间距为84.3 km,南北最大跨度为77.6 km,总面积为32 451 km2。地处东经104°10′~105°1′,北纬26°46′~27°28′,研究区位于乌蒙山区的倾斜地带上,云南高原东部穿过贵州中部的山脉。西北、西南和南部地势较高,东北部地势较低。境内山高坡陡,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河流深邃,平均海拔1 996 m。复杂的地理和地貌条件、活跃的板块构造活动以及研究区域内工程活动的增加,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本文选取80个滑坡灾害点作为样本点,样本点分布见图1。
<G:\武汉工程大学\2023\第4期\蔡永辉-1.tif>[滑坡灾害点][赫章县高程][1 205~1 687
1 687~1 899
1 899~2 073
2 073~2 251
2 251~2 843
] [0 5 10 20 km]
图1 赫章县高程及灾害点分布
Fig. 1 Elevation and disaster point distribution in
Hezhang County
2.2 层次分析-熵值模型
在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时,评价涉及的影响因子不是越多越好,8~10个因子一般足以满足滑坡易发性评价的要求,因此要选择对滑坡发生贡献最大的因素组合。本文以滑坡形成机理作为首要依据,参照当地地质灾害详查报告,并根据高精度DEM数据和遥感影像,提取地势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高程、坡度、坡向、曲率、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覆盖率、距房屋距离等主要孕灾因子,根据各因子与滑坡发育关系及因子间的相关性,排除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最终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归一化植被系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距道路距离、距房屋距离、岩性、距断层距离作为基础影响因子,其熵值作为层次分析法的赋值依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准则层;滑坡易发性评价作为目标层。层次分析模型见图2,熵值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熵值大小,可知基础影响因子对体系的贡献程度为:岩性>坡向>距道路距离=距房屋距离>高程>NDVI>坡度>曲率=距断层距离。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贡献程度: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以此作为评判依据,采用三标度比例尺构建比较矩阵。
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指数为:[9,5,15,2,7,12,12,17,2]。根据式(9)、式(10)、式(11),构建判断矩阵。
[131492225251592131165227292917524611525525212152292521512716162170127215721272716725292256721127652922567211276572172672721172292521502716162171]
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影响因子权重见表3。
准则层的权重也按上式计算,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权重分别为[0.64,0.10,0.26]。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赋值分析,赋值区间为[0~5],赋值越高,该影响因子对滑坡影响越大。岩性按照灾害点中各岩性成分所占比例进行分级赋值,赋值标准见表4。
各影响因子根据表4赋值区间进行分区赋值,分区赋值结果见图3。利用GIS软件将赋值后的影响因子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两种模型采用相同的危险区分级标准),得到赫章县滑坡危险性指数分布图,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将其划分为高危险区(1.5~1.9)、较高危险区(1.9~2.5)、中等危险区(2.5~2.9)、较低危险(2.9~3.4)、低危险区(3.4~4.6),滑坡危险性区划见图4。通过统计各危险区内灾害点数目来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对比见图5。
由图4、图5可知,高危险区与较高危险区的滑坡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故将其统称为高易发区;低危险区与较低危险区的滑坡数量相对较少,滑坡发生概率低,故将其统称为低易发区。将低易发区与高易发区的滑坡数量作为两种方法准确率的评价标准。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46个滑坡位于高易发区,占样本总数的57.5%,比传统层次分析法多15%;13个滑坡位于低易发区,占样本总数的16.25%,比传统层次分析法少11.25%。因此,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准确率高于传统层次分析法。
[图5 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图
Fig. 5 Comparison of model evaluation results]<G:\武汉工程大学\2023\第4期\蔡永辉-5.tif>[低危险区][EW-AHP
AHP][30
25
20
15
10
5
0][灾害点 / 个][较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高危险区][2][8][11][14][21][24][24][28][18][10]
3 结 论
本文以熵值作为赋值依据,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赫章县进行滑坡易发评价分析,结论如下:
(1)使用熵值法计算各影响因子熵值,得到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程度为:岩性>坡向>距道路距离=距房屋距离>高程>NDVI>坡度>曲率=距断层距离。
(2)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传统层次分析法分别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前者的准确率高于后者。